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的第459次分享,作者朱凡是加拿大籍華人、“爸爸幫”創(chuàng)始人、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,三個孩子的爸爸。我們已取得了他的文章授權。
本文是少年商學院微信“擇校”專題分享的第二篇文章。這次策劃起源于6月28日的一次互動調研,當時一群關注擇校事宜的家長匯集到一起,說出心得和疑慮。除了微信分享,我們還會為參與討論的家長發(fā)送一份擇校話題專刊,并讓彼此能夠解決問題的家長認識。(關注少年商學院微信,回復“擇校俱樂部”參與討論)
“我家孩子適合出國嗎?”經(jīng)常有人這樣問我。這可能和我20多年的加拿大生活經(jīng)歷有關——我是1960年代生人,年輕的時候移民加拿大,1994年回國,現(xiàn)在是中加兩邊跑。三個孩子都是在中國出生的,現(xiàn)在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在加拿大讀書,小兒子在我身邊。
每個人內心的角落里可能都有一顆出國的種子想破土而出,這并不是因為國外有多好,而是我們不肯或者我們不希望孩子甘居原地的念頭在作怪。但是,并非每個人都適合移民異域。
以我比較了解的加拿大為例,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,有來自近乎200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移民。移民到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,如果缺乏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質,任何微小的事情和問題都會因此而帶來精神上的壓力。找工作對每一個移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。有些人即使有了工作以后,因為與原來在國內時的優(yōu)越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相比,這里的工作遠不如以前舒適,社會地位也不比以前在國內的時候,由此產(chǎn)生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。
移民與留學,道理上異曲同工。
我常常同人講,出國留學是一場能力大測試,其難度不亞于“中考”“高考”,而且這場形式很特別的測試,必須父母同孩子一齊趕赴考場,共同應對。
父母得先捋一捋自己的財政能力,掂量一下自己的經(jīng)濟實力,再來是親子溝通,你和孩子的意見是否已經(jīng)達成一致,這將關系到出國后親子溝通是否順暢,最后就是選擇了,哪個國家的哪所學校最適合自家的孩子,這都需要做父母的提前做很多功課。
對孩子而言,出國留學這份考卷則是全面性綜合能力測試了。不妨以我家孩子為例,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衡量孩子是否適合留學。
第一,適應能力。
即使是大人,身處陌生的環(huán)境和不同的文化氛圍也會有不適感,就如我當年30歲出國,經(jīng)歷了好奇興奮之后很快陷入了茫然和孤獨,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呢?身在異國他鄉(xiāng),遠離親人朋友,再加上學習上的壓力,孩子內心孤獨、迷茫、混亂的感覺可想而知。出國留學需要很強的適應能力,這些能力在孩子未出國之前就要有所積累。
從一個孩子在小升初、初升高等最初的適應情況中,父母大致可以清楚了解你的孩子在全新的留學環(huán)境里能夠走多遠,你只需挖掘他們的潛力并加以合理引導就可以了。
我的大女兒在國內讀初中時曾有過一次轉學經(jīng)歷,記得剛到新學校時,班主任先幫她打“預防針”:“我們歡迎你加入新集體,但要記住不是大家遷就你,而是你去適應大家。這樣你才會融入這個新集體?!?/strong>
留學加拿大前,我也這樣引導她:“新環(huán)境,即使有不合理的地方,你也要用積極的態(tài)度去面對?!倍畠盒∩醪饺爰乃拗袑W,我也教育她要牢記自己是一個新人,對什么事都要持開放態(tài)度.只有先接納別人,別人才會接納你。
倆姐妹后來通過參加學校社團、承擔班級工作、交到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以及和室友聚會等,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好了自我,適應了新的環(huán)境。
第二,語言能力。
很多家長都是因為孩子在國內讀書不好,或者考不上大學,才送孩子去國外讀書的。但是,用母語學習都困難的孩子,用外語讀書就會好嗎?這一點值得懷疑。我要求三個孩子“學好中文才出國”,就是要培養(yǎng)他們的語言能力。同時,打算出去的孩子自己也要有語言能力積累的意識。
出國前,我的大女兒主動要求參加學校的暑假游學班,到加拿大的學校插班上課,同當?shù)貙W生一樣聽課、參加作業(yè)討論和測驗;二女兒則參加英語夏令營及外語機構舉辦的培訓班,擁有一定語言能力的她出國時雖然只有14歲,但卻信心十足。
語言是交流的工具,不管生活、學習還是工作,都離不開語言的幫助,在國外必須用當?shù)氐恼Z言與人交流,所以出國前一定要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。
第三,自律能力。
孩子在國內時,若缺乏學習自律性,到了國外沒有了家長的管束,就容易變得懶散。加拿大的教育講究個性化,基本以自學為主,所以學生的自覺性至關重要。
所謂自律能力,不是死讀書,而是一種帶得走的學習能力。在應試教育下,學生往往只是掌握了一套死記硬背考出好成績的秘訣,而擁有自律能力的學生往往能在無人監(jiān)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,課外主動問問題,挑戰(zhàn)書本,廣泛閱讀,懂得在教科書以外找答案。
第四,規(guī)劃能力。
我有個“父親倒計時”理論——我只陪伴孩子到16歲。在16歲這個節(jié)點前,我盡力陪伴孩子學會獨立,自我規(guī)劃便是其中一點。
出國留學并不是終極目的,正如我們讀書上學一樣。這只是一把鑰匙,讓我們有機會去開啟孩子教育的更多可能性。為了創(chuàng)造更高性價比的留學生活,我們的孩子還必須具有規(guī)劃能力。
在中國,孩子的事多數(shù)是由父母做主,學習上的事也有老師替他們計劃。在孩子具備了一定自我規(guī)劃能力之后再出國,也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國外相對自由的教育方式。
當然,除了上面這些因素,孩子到底要不要出國還是見仁見智??蓜e把出國誤當成孩子教育的萬靈藥了。
【溫馨提示】
除了在微信上分享擇校話題故事,我們還會為參與討論的家長發(fā)送一份擇校話題??⒆尡舜四軌蚪鉀Q問題的家長認識,緩解彼此的焦慮。(回復“擇校俱樂部”參與討論)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