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少年商學院(ID:youthmba)的第1127次分享。作者是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。
如今全球的教育關鍵詞中,STEM一定是最炙手可熱中的一個。STEM是科學(Science),技術(Technology),工程(Engineering),數(shù)學(Mathematics)的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。當你看到八九歲的孩子是科技達人,或是編程能手,不必太吃驚。
它到底有多熱,學院君簡單說幾句。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實力的比較中,獲得STEM學位的人數(shù)和比率成為重要指標。美國政府甚至將STEM教育計劃,視為國家戰(zhàn)略,而且不斷出臺一些政策,譬如最近的一個消息是,從2016年5月10日開始申請學習的美國理工類留學生,實習期可以延長至3年。
但是,如果只是把STEM簡單理解為理工科學習,或是理解為玩玩機器人、3D打印、編點程,就太狹隘、初級了。那么,國際上流行的STEM教育與學習方法,中國孩子如何習得精髓,家長和老師又應當如何參與并引導呢?
▋它是分科的,更是整合的;項目制學習是基礎
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,STEM是分科的,它代表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(shù)學四個獨立的學科領域,但它一定又是整合的,是一個整體,這也是今天全球STEM教育最為看重的,即跨學科和項目制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,簡稱PBL)。
“假設在2097年,你和你的宇宙飛船機組成員正執(zhí)行一次百年宇宙飛行的使命。著陸時,卻遇到了問題:你們降落在錯誤的著陸點上。在測量設備全毀的情況下,你將如何率領團隊走出絕境?”
少年商學院分享過這一道考察孩子想象力、領導力和STEM素養(yǎng)的小課題(見《國外老師錘煉孩子領導力的一道經典題目》)。這是美國中小學天賦教育的老師使用的一個教學案例,旨在訓練孩子們發(fā)現(xiàn)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顯而易見,項目制學習,不但是跨學科的,這種學習方法更為孩子提供了融入真實情景的體驗。這些體驗輔助學生學習,幫助其對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(shù)學各領域里的概念形成有力而逼真的理解,同時融會貫通,發(fā)揮想象力,找到問題解決方案。
所以當家長為孩子選擇STEM項目的時候,一定首先是基于PBL項目制學習,一定是跨學科的,且以解決問題為導向。
▋切勿視之為“新時代的數(shù)理化”
關于STEM學習的特點與含義,可以這樣概括:
旨在使學生參與以活動、項目和問題解決為基礎的學習,它提供了一種真實的社會背景或情景體驗,強調動手能力,以及學生綜合運用科學、技術、工程與數(shù)學知識和技能過程中,創(chuàng)造性地設計、建構、發(fā)現(xiàn)、合作并解決問題。
所以,記住最簡單的一點:如果把工具當內容,譬如玩轉3D打印機或編程,今天打或編一個小狗,明天打或編一個小貓,分門別類學習STEM學科知識與技術,就算看著酷炫,其實跟幾十年前像一臺機器一樣學習數(shù)理化,沒什么區(qū)別。那不是STEM教育,那是某種程度上披著STEM外衣的的“應試教育”。
美國的STEM教育已經比較成型甚至成熟了。30年前的1986年,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就發(fā)布了名為《科學、數(shù)學和工程本科生教育》的報告。到今天,美國K12(從幼兒園到高中),STEM教育已經蔚然成風,頗成體系。只是最近幾年,更加熱門和流行。
美國總統(tǒng)奧巴馬與新澤西州的二十多位國中生共同參加了程序設計一小時(hour of code)活動。
一句話來概括:科技和技術方面和知識與技能,并不是STEM教育的最終結果,而只是過程中的一種工具,一種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手段。
▋批判性思維與實踐能力至關重要
就像我們分享的《“北大寧招5歲愛提問的孩子,也不愿招只會埋頭考高分的學霸”》一樣,學會提問、批判性思維,本是一種基本能力,但卻是中國教育缺失的東西。STEM學習,如果不具備批判性思維,更是一種危險的事情,這就好比你掌握了核能,但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它。
基于項目制的STEM學習的三個關鍵要素,分享給大家。
第一,發(fā)起探究。即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。美國中學生有一個經典的STEM項目,名為《發(fā)明家林肯》。沒錯,大家都知道歷史人物亞伯拉罕-林肯是美國第16任美國總統(tǒng),在任期間爆發(fā)南北戰(zhàn)爭。但少有人知道,林肯還是一名發(fā)明家?!栋l(fā)明家林肯》是一個融合了社會研究和STEM的項目,那么尋根溯源,從查資料到研究問題,從定義模糊問題到頭腦風景,是讓孩子具備探究能力的基礎工作。
第二,批判性思維。批判性思維是篩選問題、發(fā)現(xiàn)真問題的前奏。但是,沒有人知道究竟哪個是真問題,哪個是偽問題。所以批判性思維特別特別重要,反思性的思考和推理過程,它讓我們以更高效的方式獲得期望的結果。
可惜今天在課堂上,仍然是太多老師聽到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,和匪夷所思的邏輯時,非常不耐煩,甚至嗤之以鼻,就像上述鏈接文章里,老師指著學生大笑:“兩條平行性怎么能相交呢?!”但相信這樣的情況,會慢慢有好轉。
在這一塊,少年商學院運用的是獲得歐美兩大d.school創(chuàng)辦人授權的設計思維(DesignThinking)這一創(chuàng)造力培養(yǎng)方法。孩子們首先通過采訪調研獲得同理心,然后聚焦、頭腦風暴,發(fā)現(xiàn)核心問題,之后動手制作原型,測試,最終呈現(xiàn)自己的“產品”。前半部分當中,批判性思維也是至關重要的。
第三,決策。說白了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案。STEM項目從跨學科開始,最后解決問題的方案,也常常是交叉學科的。學院君在此不再贅述。不過,對于家長和老師,在這一過程中擔任的角色,有如下建議:
說到這里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過程中,家長的角色其實與協(xié)助孩子在做其它學科項目時的角色并沒什么不一致?;旧鲜沁@樣的。很多家長——特別是媽媽們,非常希望孩子們參與STEM項目,但又覺得自己是文科背景,懊惱與孩子親子互動,甚至望而卻步。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。
再者說了,今天的STEM再演變成為STEAM,其中增加的“A”,是“Art”,即藝術,準確來說是指“大文科”。STEM本就應當與社會研究不分家的。所以文科出身的媽媽們,可以消除一些顧慮了。
STEM學習一定不等同于高深的理工科高才生培養(yǎng)計劃,恰恰相反,今天很多你眼中的“文科老師”,教孩子STEM項目,反而效果更好。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了。
▋推薦兩個項目制的STEM夏令營
沒錯,從一個核心問題出發(fā),將STEM四個方向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。不僅強調動手實踐,更強調戶外調研,了解真實的社會,并在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頭腦風暴,確定問題、建造模型,解決身邊實際存在的問題。只有這樣,一切技術、科學的學習才能擁有真正的意義。
向大家推薦兩個2016年暑期,將在國內開展的超酷STEM夏令營——“2046學校大創(chuàng)想x MIT APP編程”與“我是動畫制片人x 樂高Movie Maker”。
這是少年商學院融合STEM、設計思維、項目制學習三大關鍵詞,針對9到15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,將于今年8月在北京開展的兩場歐美原汁原味的創(chuàng)新實踐工作坊。來自美國排名第一的范德堡大學教育學院的博士老師,和麻省理工(MIT)認證的全球40位移動編程教育專家之一的導師,將領銜本次夏令營。
30年后,學校會變成什么樣?在“2046學校大創(chuàng)想”夏令營中,同學們將“探訪”全球學堂,通過戶外調研采訪,尋找并設計好玩又有效的學習方式,并學習使用MIT APP Inventor編程軟件,為未來學校運營設計一個APP,向家長、學校及社會公開發(fā)布。時間:2016年8月7-12日(6天5晚);地點:北京;年齡:9-12歲創(chuàng)意少年
在國產動畫片讓孩子們“不忍直視”的時候,同學們躍躍欲試——為什么不能自己過一把“好萊塢制片人”癮?在“我是動畫制片人”夏令營中,少年商學院在美國Bizworld基金會電影制片人的項目基礎上,與同學們一起全面解密動畫片的創(chuàng)意與制作過程:開動大腦設定角色,編排劇情,然后用Lego Movie Maker(樂高電影)軟件拍攝并制作主題動畫片,面向“影迷”共同舉辦電影首映式。時間:2016年8月14-19日(6天5晚);地點:北京;年齡:12-15歲創(chuàng)意少年
名額有限,點擊“這里”馬上選擇項目并報名!
美國著名期刊《技術》將STEM學習稱之為“今天的創(chuàng)新,明天的成功”。希望每一位中小學生都能夠踏上STEM學習的節(jié)奏,但還是那名話,切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公民,同時也切忌把工具當內容。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