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文 |??cherryorion

本文授權自公號:故事星球雜志

學院君說:我們曾分享過《國外的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少與推遲一年上大學的Gap Year經歷有關》一文。但小學生其實也有Gap Year,一般是由于父母工作等原因,孩子需要短暫離開目前的學校到其他陌生的地方進行為期1-2年的生活,結束后再回到原來的地方學習生活。本文即分享體驗過Gap Year的中國小學生家庭的故事,看看這些孩子都收獲了什么。

“語言的收獲只是一個附帶成果”

Alice的媽媽對于孩子去趟美國,英語就一勞永逸這一結論,并不認同,孩子雖然是置身于美國的語言環(huán)境中,但是能夠獲得提高的,也僅僅是在聽說方面。

孩子的確能夠獲得比較好的語感,能夠不懼怕英語。但是這些在國內,如果請外教(包括孩子音樂體育上的興趣班也可以請外教),給孩子多聽多看美國動畫片,帶孩子參加一些浸入式的夏令營,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。

而Alice從美國回來后,參加英語比賽,媽媽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寫出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用的兒童語言,或者說大白話。孩子的學術英語水平并沒有因為在美國而明顯高于國內的孩子。

在她身邊,好幾位從美國回來的孩子,在學校的英語學科學習上其實并無太多優(yōu)勢,單詞量雖然多一點,但集中在動詞上,連老師都說,國外回來的孩子只是語感上好一點。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然而,帶孩子出國學習的目的,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英語。

Alice媽媽至今仍記得,到美國的第一天,丈夫因為公司突然有事情又迅速返回國內,她英語不好,還沒有考駕照,丈夫同事提前幫忙聯(lián)系好的學校,只能讓孩子自己坐校車去。

送孩子上校車的那一刻,她心里五味雜陳,感覺把一個沒學過游泳的孩子拋進了大海了,自己折騰去吧。

惴惴不安地等到放學去班車點接,孩子居然喜笑顏開地下了車。原來,早上孩子到了學校,下了車,也不知道應該去哪里,孤零零一個人站在操場上。校車老師問她一堆,她也聽不懂。正打算找校長,Alice急中生智,豎起一根食指,表示“一”,于是老師把她帶到了一年級教室。

老師同學們都很和藹,立即圍了上來,接下來,這一天無論Alice做了任何事情,都有人過來和她擊掌,說“high ?five”!因此上學第一天,Alice學會了這輩子第一個英語詞“high five”!

Alice后來自己回憶那時上課,也沒有怎么聽懂,但猜猜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一年后,當Alice能夠完全聽懂的時候,反而覺得沒有探索的樂趣了。

更重要的是,上學第一周,老師下課后主動給她補了字母拼讀法,這樣她就可以每天從圖書角拿書回家自己閱讀了。

美國人一年級孩子回家必須空書包,作業(yè)是沒有的,但是閱讀不能少,閱讀完了家長要簽字,第二天一大早還要到學校做AR TEST,獲得積分,積分最高的孩子學期末可以獲得一次和校長共進午餐的殊榮。

于是Alice媽媽去了沒多久,也和鄰居一樣過上了每周一到圖書館扛書的日子,沒錯,真的是扛,沃爾瑪最大的購物袋,一張借書卡每次十五本,辦了兩張卡,一共三十本,都是大開面硬殼的繪本,可不就得扛出來?

類似的故事,發(fā)生在慧慧一家身上。慧慧媽媽在慧慧二年級的時候,帶她去了美國一年,這一年的收獲是慧慧喜歡上了希臘神話,希臘神話里的任何一個神,她都可以如數(shù)家珍,前世今生都能和你講得清清楚楚,由此還發(fā)展了一下拉丁語啟蒙。

這個收獲也并不完全來自于課堂,但是老師無意中講到,孩子又有大把時間泡圖書館,自己就一頭扎進去了。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慧慧媽媽說,孩子的英語詞匯量在入學前是300,得益于自己在家教,入學后是3000,體制內翻來覆去就這么幾個詞,而美國這一年擴到8000,雖然并不是直接由學校給的,但是美國的鼓勵性教育,滋養(yǎng)了孩子的探索精神,語言的收獲反而是一個附帶的成果。

Alice也是這樣,雖然沒有明顯的學科成果,但是養(yǎng)成了從繪本閱讀,原版閱讀中學英語的習慣,別的孩子在背單詞,她在一年30-50本的泛讀中積累詞匯。

別的孩子坐在機構刷語法,她不懂語法條文,卻可以在讀書報告中寫出越來越長的從句,而這些積累,恰恰都是靠回國后持之以恒地堅持,才看得到一些成果。

美國人的規(guī)則感

閱讀習慣是第一層面的收獲,第二層面則來自于規(guī)則意識,表現(xiàn)出來就是所謂的manner(行為舉止)。

Alice從美國回來沒幾天,鄰居媽媽們有點驚訝,這還是小時候那個圓滾滾,胖乎乎的Alice嗎?這還是出國前那個一見人就躲得遠遠不肯打招呼的Alice嗎?

很多鄰居主動來和Alice媽媽說,“嗨,我昨天和你家Alice聊了會兒?!?strong>大家都覺得和Alice聊天是一件舒服且新奇的事兒。

慧慧媽媽也有同樣的感受。因為女性獨自帶孩子出去,自己以前又在美國讀過書,所以這一年一到周末節(jié)假日就有各種party聚會等著她去參加。孩子跟著感受到很多美式的家庭觀念和準則。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雖然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自由主義的國家,但是美國人對規(guī)則非常看重。

慧慧去的很多美國人家的廚房里,貼著family rule(家庭守則),孩子要幫家里倒垃圾,遛狗。

在學校里,老師并不大聲嚷嚷,孩子們卻很安靜。教室里,大家雖然隨意坐臥,并不要求姿勢,但也沒有人亂扔亂放。去食堂的路上,大家也不會喧嘩推搡。孩子耳聞目染,自然也習慣了輕聲說話,遵守公共規(guī)則,堅持原則,尊重他人。

回來后,去迪士尼玩,孩子渾身玩濕了,媽媽想帶孩子進廁所換個衣服,孩子還堅持廁所門口排半天隊,“被美國人帶傻了,”慧慧媽媽感嘆道。

Alice 媽媽有一次帶孩子去打棒球,按不成文的規(guī)定,家長會輪流準備一些零食給所有孩子。Alice媽媽在分發(fā)的時候,不小心給一個孩子給了兩個,不好意思再拿回來,那孩子接的時候也猶豫了一下,但還是拿走了。后來,這個孩子又主動送回來了。

后來鄰居說那孩子對他媽媽說:“看我多幸運,那位Madam給了我2 個。”他媽媽就批評他說:“別的孩子都只有一個,你也應該是一個,還回去。”那孩子就還回來了。

美國沒有中國傳統(tǒng)的道德教育體系,他們的規(guī)則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: Treat others the way that you want to be treated.翻譯成中文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
這個規(guī)則對孩子來說,卻非常有操作性,一件事請應不應該做,只要按照這個原則去套一下,就知道是非對錯了。

和孩子成為“戰(zhàn)友”

另外,孩子和大人一樣初來乍到一個新城市,同樣的零起點,共同面臨很多困難。

而這個時候,你和孩子就成了同一個戰(zhàn)壕里的戰(zhàn)友。

超市自助購物怎么操作?生病了怎么聯(lián)系醫(yī)生?學校的舞會應該穿什么?迷路了怎么辦?搬家怎么安排?這些具體而微的障礙等著你和孩子一個個去克服。

孩子和你一起,如同通關打怪獸一樣把這些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下來,把生活白手起家,在學校里她站在零起點,每天一點點聽懂更多,一點點融入到異鄉(xiāng)生活,信心一層一層累積起來。

Alice在最后小升初的簡歷自述中寫道:“我從中國到美國零基礎,從美國回到中國又是零基礎,每次都是站在一窮二白的起點慢慢往上爬,而每一次我都能爬到山頂,這使得我有了充分的信心,未來再難的學業(yè),還能有什么是爬不上去的呢?

回國之后的重新適應

經過一到兩年的“Gap Year”,大多數(shù)訪學家庭還是會回歸中國。這個時候,他們的孩子要回到什么學校,就成了一道難題。

究竟是去往國際學校,還是回到體制內呢?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雖然很多父母都帶了國內的課本和練習冊出去,但是帶孩子出去,本來就是為了多學英語,多體驗別國的文化,自然希望他在那邊能夠充分利用。于是,很多父母雄心勃勃帶過去的書又原封不動背了回來。

孩子回到國內,從一個天天被鼓勵的開放式課堂回到應試教育的壓制性課堂,心理上如何承受?會不會因此產生厭學情緒?畢竟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回來后把孩子送入國際學校。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地比較早,兩相比較產生抵觸情緒,就更麻煩了。

事實上,回到體制內的學校的孩子不在少數(shù)。

比如君媽。她就說,當時帶孩子回來是非常焦慮的。孩子在幼兒園是快樂教育,什么都沒提前學,剛剛上了一個月小學,正被拼音搞得天昏地暗,焦慮不堪時,爸爸正好外派,算是救了她們,一到美國,感覺一夜回到幼兒園。

兩年后回來,同班同學見了她,羨慕不已,鄰居媽媽們說,你可又算是偷了兩年玩的時間。君媽只有苦笑,這出來混,都是要還的啊。

去找了原來的學校,學校說再回來可以,學籍也還在,就是要入幾年級,還需進行入學考試。暑假抓緊時間復習吧!

君媽放下手頭一切事情,連家都來不及收拾,抓著娃在圖書館認字,一天能吃透四十多個字,已經很不錯了。

這樣進度太慢,又送孩子到了門口的補習班,第一堂課,媽媽不放心,要求進去陪同。沒曾想老師問練習卷上第一個問題,孩子就高高地舉起了手,媽媽坐一邊很詫異,就這些字她還認不全呢!

孩子起來信心滿滿地作答,盡管也不全對,但是八九不離十,估計連猜帶蒙。下課后,孩子就主動粘到老師身邊去問問題。

那一刻,君媽感受到,孩子的能力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,美國人雖然沒有教給她中文,但是教給了她自信,愛問,不害怕,孩子有這樣的狀態(tài),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?

從此,君媽不再跟蹤孩子的課堂了,書交給你,自學去吧,有問題來問。

君媽還主動聯(lián)系了一些有共同經歷的媽媽,幾乎每個媽媽都表示,沒什么好擔心的啦,孩子的字詞水平上升非???,只要和老師做好溝通,讓老師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和寬容,你就等著孩子進步飛速吧!

事實也果然如此,孩子用一個暑假的時間,從大字不識到以及格線成績考入原班,從剛入班時連作業(yè)都記不下來,到期中考試的全班第十二,再到期末考試的全班第五,后面再換新的班主任來時,老師一直到開學兩個月后開家長會,才知道這孩子缺了中國兩年的基礎教育。

那么是否說明我們孩子小學一二年級這么辛苦是不值得的呢? 這個原因有待教育學家們去探討。

 

趁著思維還沒有框架

打開孩子的視野

相比學業(yè)上的適應,可能最讓孩子困惑的是前面提到的manner上的適應。

Alice媽媽帶孩子回來第一個月,孩子要上廁所,Alice媽媽讓她去麥當勞上,自己在街心花園等她,結果一等等了半個小時,Alice媽媽急了,去找,發(fā)現(xiàn)Alice一臉焦急地在那里做門童。

原來孩子在美國的禮儀,是前面的人出彈簧門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后面有人,就會為后面人把門把著,通常后面的人出來后發(fā)現(xiàn)后面還有人,就會接班去把著門。結果Alice這樣做了,可沒有別人來接他的班,Alice就這樣傻傻做了十幾分鐘的門童。

還有課堂上老師的發(fā)脾氣,吼學生,也是Alice不能接受的,在美國人看來,情緒不好是你自己的事情,發(fā)脾氣是無能的表現(xiàn),如果實在控制不住,可以time out(暫停),到一旁自己去冷靜下來。

即便夫妻之間也是如此相處,雖然我很愛你,可是對不起,我沒有義務來做你的情緒垃圾桶,請自己努力平靜。

Alice還習慣了每件事請說謝謝,請別人拿東西會用謙語,會理直氣壯地說no,而這些在中國的孩子看來,有點距離感。

她還發(fā)現(xiàn),作文上中國的孩子喜歡寫套路,賦予事情以意義。吃了個冰淇淋,就是開心啊,為什么要啰里八嗦寫那么多心理過程,還扯出點教育意義?Alice不能理解。

交往上最大的困惑是,為啥大家只和成績比自己好的玩。Alice 評價一個同學的好壞,成績只是如一個孩子的黑白胖瘦一樣,是被排在最末端可忽略不計的考慮因素,而最重要的是看幽默,看個性,看主見。她和一個被老師一直想踢出學校的差生玩得很好,大家都不能理解。

這樣的事情可以舉出很多,但奇怪的是,孩子卻很喜歡上學,以至于為打疫苗請兩小時假都不開心。

媽媽很好奇,為什么從國外的學校回到國內公辦體制學校,為什么孩子有很多對公辦學校的做法不認同,孩子卻還是這么喜歡去學校,Alice說了一句讓媽媽驚呆了的話:“媽媽,美國再好,我不是主流,但在這里,我是主流?!?/strong>

半年后,孩子慢慢適應,Alice會在中國同學里用他們的方式交流,但到了花滑這樣的國際學生集體中,她又會回到美國的那套交往禮儀。

Alice在有比較的環(huán)境背景下充分認識到各種文化的不同,Alice媽媽說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在美國二年級時,一次作業(yè)是講總統(tǒng)山,問你將來長大了,想做美國總統(tǒng)嗎?Alice毫無糾結地寫道:不想,因為美國總統(tǒng)有太多responsibilities(責任)。

那些隨父母去美國Gap Year的小學生,真正的收獲到底是什么

Alice媽媽心有不甘,誘導道:你不覺得美國總統(tǒng)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(tǒng),擁有很多power嗎? Alice頭也不抬地回答道:沒有,power屬于人民。

回到中國,第一個星期,孩子就帶上了紅領巾,喜滋滋地不得了,頭兩個月,無論天再熱,捂出了痱子也帶著。過了三個月,Alice回家說:我想當班長。

原來在美國,沒有班干部一說,只有helper,即使到了社會上,做管理也是一種個人興趣,而不代表成功價值觀。而Alice回到中國僅僅三個月,就發(fā)現(xiàn)當班長既是權力,也是榮耀。

當了一年班長后,Alice又主動辭掉了班長一職,因為她發(fā)現(xiàn)班長這個職位在班主任眼里,只是傳聲筒和應聲蟲,她并沒有辦法主張自己的施政綱領,為同學們的心聲代言,甚至老師希望她更多地打同學小報告。

矛盾越積越深,最終爆發(fā)在一次六一活動,老師執(zhí)意要策劃已經做過三次的小吃集市活動,Alice不認可,做出另外一套活動方案,發(fā)動班級投票,試圖說服老師,最終結果當然是以Alice辭職告終。

現(xiàn)在Alice升入初中,第一次競選她主動放棄了競爭班長一職,而是選擇了要承擔大量具體工作的文藝委員,一學期后,班級改選,她主動提出競選班長并成功當選,媽媽說,早知這樣上學期為啥不競選班長啊,這樣也不至于得罪原班長。Alice回答:“我需要觀察理念是否吻合?!?/strong>

Alice爸爸身為國內科技企業(yè)的技術領導,也同時管理著歐洲和美國的團隊,感嘆道:

“跨文化管理之所以困難,就是因為文化差異看不見摸不著,但是又確確實實存在著。

孩子在小時候因為還處于open的狀態(tài),思維沒有框架,如果這時候,有機會身處異域文化其中親自感受,就能夠很自然地感受到如何交往,如何溝通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玄妙東西,孩子長大后,這種無邊界的視野心胸可能會使孩子受益終生?!?/span>

 
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