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第784次分享,由少年商學院新媒體內(nèi)容總監(jiān)蔡芬策劃編輯。
最近,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一所中學,因為翻修教室,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“古跡”——字跡仍能清晰辨認的1917年的黑板和板書。
如果把視線拉到中國。1917年,民國六年。中國的中小學生,又在學什么,怎么學呢?你或許會發(fā)現(xiàn),一百年前,中國和美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曾是那么相似相近。
從大的歷史背景來看,1917年,流行小說Susan Lenox(《蘇珊諾倫克斯浮沉錄》)使不少美國人意識到,財富的增長與身份標識是正相關(guān)的。幾年后,“美國夢”一詞出現(xiàn)在李普曼《教育和白領(lǐng)階級》的文章中。同一年,在中國,50歲的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,實行大學改制,他聚集起一批年輕教授:25歲的梁漱溟、27歲的胡適等,他們主張民主自由并頻頻撰文推動舊有規(guī)范的破除…..
這些背景投射到中小學生身上,他們的課本、言行都能看到一些端倪:
▋校訓(xùn)
美國:當時的學生每天都要朗誦這句宣言——I give my head,my heart,and my life to my God,and one nation,indivisible,with justice for all.(我把我的頭、我的心、我的生命都給我的上帝,一個國家,不可分裂,所有人都有公正的待遇。)
中國:民國六年,小學生課文上寫著——奉父母之命來此讀書,不讀書不能成人:
同時,另一本名為《自由》的課本,講到所有人的平等,和“人人皆有自由”:
▋數(shù)學
美國:生活處處有數(shù)學,一只雞下了幾個蛋也要研究半天:
中國:看圖說話,我們也愛雞鴨鵝:
▋算式
美國學生1917年使用的乘法表是圓的:
民國六年的小學生也用一個大圓形做算式:
▋課文
美國:黑板板書寫著感恩節(jié)的由來,被排擠的英國宗教人士因不能有自己的教堂而去了荷蘭,最后又輾轉(zhuǎn)到了美國,為紀念原住民當時對他們的援助,而設(shè)立了“感恩節(jié)”。
中國:兄弟姐妹日常玩樂的場景躍然紙上,濃濃的生活趣味。中國人非常注重孝道與感恩的傳統(tǒng):
▋生活習慣
美國:宣傳委員每天都督促大家刷牙洗澡。這些幼稚的筆跡顯然不是老師寫的,也許是宣傳委員,在“我保持干凈的辦法”下面寫著——勤洗手、勤刷牙、梳頭發(fā)、清指甲、常洗澡、常洗頭、衣整潔。
中國:孝道是重點培養(yǎng)的生活習慣。下面這篇課文,讓學生保持衣裳整潔的原因是,“娘在燈下做衣裳,一針一線,兩手忙又忙,我穿衣裳,忘不了娘”。
▋值日表
1917年,美國學生的值日表:
民國初期中國學生值日表:
如此看來,民國初期的學校理念與風氣,與當時的美國相近。當然也有不認同者。譬如陳獨秀1917年撰文評論,提倡中國人學習“西洋教育”,他特別提到,我們學習國外的教育總是學了個皮毛,像“童子軍”和“蒙特梭利”的精髓,我們沒有學到.…..
但是100年過去了,我們現(xiàn)在談到國際教育,仍然在學習和借鑒美國童子軍和蒙特梭利那一套,可是個中精髓,我們學到了嗎?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